產品碳足跡(Product Carbon Footprint,PCF)被定義為某個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各種溫室氣體(GHG)排放,即從原料到生產、分銷、使用和處置 /再利用等所有階段的GHG排放,以CO2表示。
核查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碳足跡這一過程,可以幫助公司收集所需要的信息,以便其:減少各種GHG排放,識別節約成本的機會,將排放影響融入有關供貨、材料、產品設計、制造等過程的決策,展示在環境責任或企業責任方面的領導作用,滿足客戶對產品碳足跡信息的需求等。
產品碳足跡核算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生命周期評價方法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是系統化、定量化評價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資源環境效率的標準方法,它通過對產品上下游生產與消費過程的追溯,幫助生產者識別環境問題所產生的階段,并進一步規避其在產品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和不同環境影響類型之間進行轉移。
產品碳足跡評價標準
□ ISO 14040:2006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估原則和框架
□ ISO 14044:2006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估—要求和準則
□ ISO 14067:2018溫室氣體-產品的碳排放量-量化和交流的要求和指南
□ 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
□ 溫室氣體核算體系-產品生命周期核算和報告標準
企業為什么做產品碳足跡認證?
l 應對氣候變化管理
識別新的市場機會和監管激勵措施
識別產品生命周期中的溫室氣體風險
評估能源成本和原材料供應帶來的風險
l 符合國內外政策法規要求
順應30.60雙碳目標
符合產品出口法規限制
避免貿易壁壘,綠色通行證
l 溫室氣體排放績效追蹤
識別產品生命周期最大的排放源,揭示減排機會
指定與產品相關的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降低產品生命周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l 提升競爭優勢
通過公司公布產品碳足跡實現產品差異化,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通過減排實現成本節約、提升盈利能力
通過公開披露提升品牌形象,增強品牌名譽
清潔生產審核指按照一定程序,對生產和服務過程進行調查和診斷,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減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產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廢物產生的方案,進而選定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及符合環境保護的清潔生產方案的過程。生產全過程要求采用無毒、低毒的原材料和無污染、少污染的工藝和設備進行工業生產;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則要求從產品的原材料選用到使用后的處理和處置不構成或減少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危害。
清潔生產審核的范圍:
《清潔生產審核辦法》中規定:
第六條 清潔生產審核分為自愿性審核和強制性審核。
第七條 國家鼓勵企業自愿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本辦法第八條規定以外的企業,可以自愿組織實施清潔生產審核。
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流程

曼頓公司有一支專業齊全、經驗豐富、業務精通的專職審核員技術服務隊伍,在機械、金屬、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制革等眾多領域開展高水平企業服務,協助指導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自愿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
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國家標準已于2020年11月19日發布,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實施。
國家認監委在《關于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國認可[2009]44號)中規定,由于《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的內容適用于各類組織,屬于組織建立能源管理體系的通用要求。
能源管理體系就是從體系的全過程出發,遵循系統管理原理,通過實施一套完整的標準、規范,在組織內建立起一個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體系,注重建立和實施過程的控制,使組織的活動、過程及其要素不斷優化,通過例行節能監測、能源審計、能效對標、內部審核、組織能耗計量與測試、組織能量平衡統計、管理評審、自我評價、節能技改、節能考核等措施,不斷提高能源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有效性,實現能源管理方針和承諾并達到預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標。
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可能帶來的價值
1、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形象,為節能減排做出貢獻;
2、有助于能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降低生產(服務)經營成本,有利于經濟效益的增長;
3、有利于滿足市場、用戶和各相關方的要求,有助于克服技術性貿易堡壘;
4、有利于完成國家對下達的節能指標;有利于獲得國家各類獎勵及財稅政策支持,
5、有利于申報“綠色工廠”、“綠色產品”。
證書示例:


















一、綠電鋁評價
1、綠電鋁評價定義
綠電鋁是指利用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等能源轉化的綠色電力生產的電解鋁產品,包括電解鋁原鋁液、重熔用鋁錠。綠電鋁評價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綠色產品評價中心,依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團體標準 T/CNIA 0168-2022《綠電鋁評價及交易導則》開展的對電解鋁產品的綠色背書。依據企業電解鋁生產過程中綠電使用量,結合單位產品能耗,核算對應的綠電鋁產品額度。
2、綠電鋁評價標準
T/CNIA 0168-2022《綠電鋁評價及交易導則》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團體標準T/CNIA 0168-2022《綠電鋁評價及交易導則》于2022年12月21日發布,2023年03月01日正式實施。準確定義、科學定量綠電鋁。同時,此項標準是整個產業鏈中綠色評價標準體系、低碳標準體系中的一部分,與其他標準相互結合,共同推進行業低碳發展。
3、綠電鋁評價的益處
(1) 政策引導。我國正處于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有色行業,特別是電解鋁行業,作為高耗能高排放的重點關注領域,引導清潔能源消費,宣傳低排放產品,樹立綠色品牌形象,勢不容緩。
(2) 下游需求。鋁產業鏈終端用戶特別是交通運輸、電力電子、包裝容器幾大領域的用戶提出了明確的減碳目標,并對其供應商提出倡議或要求,針對某種或某件產品、產線或是整個企業,要求包含但不限于清潔能源消納、再生料添加、廢料循環使用、綜合能耗管理。
(3) 電解鋁環節的碳排放量占據了鋁合金產品碳足跡值中絕大部分。綠電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綠色電力的排放因子為0,它的間接排放為0,單位產品碳排放量不超過1.83 tCO2 e(此為行業統計數據的上限值)。也就是說,綠電鋁是一個高載能低排放的綠色產品。
4、綠電鋁評價流程
綠電鋁評價流程如圖所示。完成綠電鋁評價獲得相應的產品額度,總體上需要經過以下步驟:在線注冊——提交申請——形式審查——實質審查——出具證書

二、綠色低碳鋁評價
1、綠色低碳鋁定義
綠色低碳鋁指的是綠電鋁原料與再生鋁原料在熔鑄環節結合而成的首個商業鋁產品。綠色低碳鋁評價評估鋁產品的碳足跡、能源消耗以及環境影響等方面,為鋁業企業提供改進建議,推動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2、綠色低碳鋁評價標準
T/CNIA 0245-2024《綠色低碳鋁評價導則及追溯指南》
為促進綠電鋁的消納,推進鋁行業以綠色低碳為底色和特征的高質量發展,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于2024年6月27日發布了團體標準T/CNIA 0245-2024《綠色低碳鋁評價導則及追溯指南》,并于2024年9月1日開始實施。
3、綠色低碳鋁帶來的益處
綠色低碳鋁產品更符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期望,綠色低碳產品越來越受到青睞,企業可以通過生產綠色低碳鋁產品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如產品出口歐美國家、日韓等,在市場中優勢明顯;國內大廠商如華為、比亞迪、寧德等企業,綠色低碳鋁評價已是入選供應商的條件。
宣傳綠色低碳理念,樹立負責、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形象,增強消費者認同和忠誠度。同時采用新技術、工藝和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推動產業升級。
政府為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通常會出臺一系列政策優惠和支持措施。企業實施綠色低碳鋁生產可以享受稅收減免、資金補貼等優惠政策,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
4、綠色低碳鋁評價流程

服務背景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各國紛紛采取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然而,不同國家在氣候政策、能源結構和產業布局方面存在差異,導致碳排放減排進程和力度不一。因此,為了實現全球碳排放的公平減少,便有國家提倡并實行碳關稅制度,以防止碳排放政策寬松的國家通過對外貿,讓高排放商品和服務擠占國內綠色產業,抑制綠色環保的市場發展趨勢。其中,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是一個典型的實例。
CBAM是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的簡稱, 也被稱為碳關稅或碳邊境調節稅,是一項涉及碳密集型行業產品進口的機制,即歐盟針對部分進口商品的碳排放所征收的稅費。
CBAM歐盟碳關稅咨詢
可以提供CBAM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CBAM核算、CBAM技術培訓、CBAM報告差距分析 、CBAM報告核查等,幫助客戶應對CBAM政策的挑戰和機遇,同時促進全球范圍內的碳減排合作和行動。
CBAM涵蓋哪些行業
目前,涵蓋六大行業——水泥、鋁、化肥、發電、氫氣、鋼鐵。后續,歐盟委員會將會考慮增加其他碳密集型行業。
CBAM核算產品類

歐盟碳關稅法規(CBAM)實施時間及要點
CBAM法規于2023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分為過渡期和實施期:

CBAM核算流程

CBAM核算范圍
碳排放范圍:僅包括產品生產過程所產生的直接排放以及生產過程所消耗電量所產生的間接排放
區別于ISO 14064和產品碳足跡的計算規則
服務流程

一、知識概念
產品碳足跡(Product Carbon Footprint,PCF)被定義為某個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各種溫室氣體(GHG)排放,即從原料到生產、分銷、使用和處置 /再利用等所有階段的GHG排放,以CO2表示。

核查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碳足跡這一過程,可以幫助公司收集所需要的信息,以便其:減少各種GHG排放,識別節約成本的機會,將排放影響融入有關供貨、材料、產品設計、制造等過程的決策,展示在環境責任或企業責任方面的領導作用,滿足客戶對產品碳足跡信息的需求等。
產品碳足跡核算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生命周期評價方法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是系統化、定量化評價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資源環境效率的標準方法,它通過對產品上下游生產與消費過程的追溯,幫助生產者識別環境問題所產生的階段,并進一步規避其在產品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和不同環境影響類型之間進行轉移。
產品碳足跡評價標準
□ ISO 14040:2006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估原則和框架
□ ISO 14044:2006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估—要求和準則
□ ISO 14067:2018溫室氣體-產品的碳排放量-量化和交流的要求和指南
□ 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
□ 溫室氣體核算體系-產品生命周期核算和報告標準
二、重點政策措施
1、2024年5月,我國發布了《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確定了碳足跡體系建設將在未來幾年提速。
https://www.gov.cn/gongbao/2024/issue_11506/202408/content_6966477.html
2、2024年9月,發布了《關于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的通知,確定了碳足跡體系建設將在未來幾年提速。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9/content_6973449.htm
3、2025年2月21日,四部委發布了《促進企業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見》,鼓勵企業資源披露溫室氣體排放及管理情況。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503/t20250303_1103199.html
4、2025年3月20日,認監委發布了《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試行)》,正式啟動我國官方的碳足跡標識認證工作。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3/content_7015292.htm
三、企業為什么做產品碳足跡認證?
● 應對氣候變化管理
識別新的市場機會和監管激勵措施
識別產品生命周期中的溫室氣體風險
評估能源成本和原材料供應帶來的風險
● 符合國內外政策法規要求
順應30.60雙碳目標
符合產品出口法規限制
避免貿易壁壘,綠色通行證
● 溫室氣體排放績效追蹤
識別產品生命周期最大的排放源,揭示減排機會
指定與產品相關的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降低產品生命周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 提升市場競爭優勢
通過公司公布產品碳足跡實現產品差異化,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通過減排實現成本節約、提升盈利能力
通過公開披露提升品牌形象,增強品牌名譽
四、 曼頓公司服務案例
1、長沙眾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碳足跡認證

2、湖南振升恒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碳足跡認證

0731-88558105